本刊讯(乌珠热 颜菁菁)2025年3月25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第六届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杰出人物”颁奖仪式,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著名科普科幻作家(编辑家)谭楷获评“第六届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杰出人物”。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为谭楷颁奖。
谭楷是《科幻世界》杂志首任总编,中国科幻“银河奖”特别勋章获得者,他创作的两部长篇报告文学,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谭楷从1978年开始科学文艺创作,一生致力于科普科幻事业,硕果累累,成为中国科普科幻创作(编辑)的领军者。
谭楷在获奖感言中满怀深情地表示:“今年我已82岁,我手中的这个奖杯,是对我过去创作的认可,更是一个接力棒,让我继续为科普科幻事业奋斗!”谭楷还说,这份荣誉应该归功于两个集体——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和《科幻世界》杂志社。这两个集体,在过去四十多年间,为科普科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份荣誉还应该属于所有为中国科普科幻事业奉献的同行者。他们既有今天现场参会的吴显奎,也有没有到会的刘兴诗、董仁威、松鹰;有《科幻世界》杂志社的杨潇、阿来、秦莉、刘成树等一批科普科幻事业的奉献者。谭楷充满信心地说,“我相信,今后的100年,是中国科普科幻大放异彩的100年,是震惊世界的100年!”我要向麦林先生学习,去见证中国科普科幻更大的繁荣和发展。
谭楷此次赴京接受“第六届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杰出人物”颁奖,还亲手绘制国画《熊猫献寿》赠予王麦林先生,向麦林先生致敬!
延伸阅读谭楷小传:
谭楷,中学就读于成都七中。聪明好学的他,在父亲的影响下,热爱阅读和写作。《趣味物理学》《趣味数学》是谭楷学生时代最爱的科普读物,每每翻看,则爱不释手,逐渐也让他对科学文艺创作及文学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谭楷被保送到解放军雷达专科学校,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严肃紧张的军校生活没有隔断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科学与文学创作也改变了谭楷的人生路径。他被调入到创刊不久的《科学文艺》(现《科幻世界》杂志)编辑部,先后出任责任编辑、副总编辑、总编辑。谭楷尽心尽力支持杨潇社长工作,经过80年代的坚持,90年代的崛起,《科幻世界》成为了中华名刊。一大批有影响的科幻作品在他手中编发,一大批年轻的科幻作家柳文扬、韩松、何夕被他发现和支持。经谭楷建议,创设了“中国科幻银河奖”。该奖项成为中国科幻界创设时间最早(1986年)影响力最大的奖项,现已举办35届。中国科幻创作主力大都受益于“银河奖”的激励 。《科幻世界》和“中国科幻银河奖”现已成为中国科幻之都——成都的两张最重要的“科幻名片”。
2013年12月,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在成都主办《谭楷科学文艺作品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我会理事长吴显奎在主旨演讲中说:“熊猫、科幻、激情,是谭楷老师人生三原色。”
谭楷是最早关注熊猫的中国作家。1980年前后,谭楷就和熊猫专家胡锦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写好熊猫题材的作品,他多次深入自然保护区,与科技人员一起跟踪大熊猫。1981年10月11日,他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报告文学《在熊猫的故乡》,引起全国读者对熊猫保护的关注。2004年,他退休后,参与创办了中英文版《看熊猫》杂志,并担任执行主编。谭楷告诉采访小组:“与其说我喜欢大熊猫,不如说是我对大自然的喜爱,对自己家乡土地的热爱”。
(上图:谭楷绘制的大熊猫)
自从1979年开始担任《科幻世界》编辑之后,谭楷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编刊上,一干就是24年。当被问到他最骄傲事儿时,他告诉专访小组,每当读者说喜欢《科幻世界》,他就特别高兴,特别骄傲!
吴显奎理事长常说:“谭楷先生的创作激情与他的年龄成正比!”70岁之后,谭楷进入了他创作的又一高峰期,《让兰辉告诉世界》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枫落华西坝》(45万字,入选国家基金项目);《你们是最美的天使》(26万字)、《我用一生爱中国:伊丽莎白·柯鲁克的故事》(35万字)等,相继公开出版发行。
为写好《我用一生爱中国》这部书,谭楷用了3年时间,寻觅伊莎白的百年人生足迹,深入到重庆璧山县兴隆场、河北武安县十里店、理县藏羌山寨、北京外国语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地采访,挖掘、掌握了大量史料,用心用情,下足功夫。故事丰富、翔实、生动,还原了伊莎白•柯鲁克这位传奇女性与她的丈夫大卫•柯鲁克在的生命历程。读此书,几乎是在读一部中国鲜活的近现代史。
《我用一生爱中国》出版两个月,已经加印了四次。成为中宣部出版局、中国作协、新华文轩在全民阅读日共同推荐的好书,阿来、邬书林、梁鸿鹰、柳建伟、施战军、闫晶明、郭义强、叶梅、白烨等数十位作家、评论家等撰写了评论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我用一生爱中国》已签订了十种外国语出版协议。除了在有声读物中畅销,戏剧、影视界也对此选题非常重视。我们期待着谭楷这一位科普界的老兵,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云朵上的石椅村》是一部牢记总书记嘱托、全面反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好样子”——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羌乡的报告文学,是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以石椅村为代表的乡村全面振兴奋斗历程的精品力作,是讲述新时代治蜀兴川,进而讲好四川故事、中国故事的生动篇章。
此前,《云朵上的石椅村》已入选2023年度四川省重点出版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会2023年度出版资助项目。天地出版社计划在近期出版。
作为中国科幻发展的参与者、亲历者与见证者,谭楷老师以回忆录的形式撰写了《银河礼赞——我亲历的中国科幻》一书,为我们讲述了四十多年来的动人故事。从《科学文艺》到《科幻世界》,从自负盈亏以书养刊到成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从40岁命名“银河奖”到80岁登上牛背山顶,谭楷用多年的辛劳、不屈的斗志、深情的笔触,礼赞中国科幻的璀璨银河,揭秘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中国科幻作家的跃升之路。这是一部嬉笑怒骂直抒胸臆的性情之书,也是一部高举理想火炬的励志之书。
我会理事长吴显奎对本刊记者说: “谭楷,作为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科幻创作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做到了岁月阻挡不了创作激情,年轮不减对生活的热情。我会中青年会员都要向他们学习,以饱满的激情,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时代,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科普科幻作品。”
“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是以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创建人之一、首届秘书长王麦林的姓名,命名的奖项。王麦林将自己多年积蓄100万元捐赠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作为科普文艺创作发展基金,以鼓励科普作家更多更好地创作优秀科学文艺作品。
2013年6月18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接受了王麦林先生的捐款,正式设立了“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励基金”。这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以来接受的首笔百万元的个人捐款,也是中国科普界唯一的科学文艺创作奖励基金。此举入选由中国科协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每届奖项评选后,在征求“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杰出人物”设奖人王麦林先生本人意见基础上,由“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奖励基金”监管小组审议通过及公示获奖名单。在此之前,该奖项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评选,共有七位在科普科幻创作领域内卓有成就的作者荣获“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杰出人物”称号,他们分别是金涛、叶永烈、郭曰方、李毓佩、谈祥柏、张景中及王晋康,谭楷是第八位获此荣誉的获奖者。
王麦林先生是一位心系国家人民的知识分子楷模,是投身科普事业、践行使命的杰出典范。她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和道德风范,科学严谨、勤勉敬业的科普创作态度,值得现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从事科普创作工作的同志们认真学习,使科普创作不断有源头活水,竞相奔流。 (责任编辑: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