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孙泽钰)曾宇桥、曾宇路兄弟俩是我会创会元老曾启治的两个儿子。父亲热爱科普的情怀,在他们身上得到传承。今年是我会换届年,为了展示我会理事的风采,协会专访组近期采访了曾宇桥、曾宇路。

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数字自媒体的广泛运用和普及。曾宇桥、曾宇路兄弟俩大胆创新和实践,决心要用全新的科技手段去普及科学知识,去实现父辈的理想。经过长时间研究,兄弟俩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找到了一个实现理想抱负的突破点,那就是展览行业。
为了在自己设计的科普展厅中,更多地融入数字多媒体艺术和先进的科技,曾宇桥、曾宇路兄弟俩不断创新,巧妙地将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电子学、流体力学,多种“声光电”等技术运用其中,打造出能影响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维感官科普展厅,探索出科学普及的新样态,以全新的互动实践方式推广科普知识。突破了以视频、图片、文本为主的传统科普展厅形式,使科普受众在参观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互动体验,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曾宇桥、曾宇路兄弟俩在科普展厅创新的实践中,不仅丰富了新媒体技术手段和展览场景,凸显出展览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这种效果是跨时代的。曾宇桥、曾宇路兄弟俩的工作室里还装着他们的“科幻梦”。兄弟俩除科普展厅之外,还热心科幻模型设计,不断将科幻元素实体化,创造设计了一系列科幻工业样本和科幻文创产品。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献血航空舱”。
“献血太空舱”的外观颇具有科幻大片里金属空间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它利用AI与人脸识别技术,全程记录献血者的献血过程,并且自动生成专属短片,方便志愿献血者“一键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同时,舱外设置的科普专区,循环滚动演示义务献血相关的科普知识。这项设计颠覆了大家对传统献血车的认知。将科幻元素,巧妙注入采血和科普两大公益事业中。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曾宇桥、曾宇路兄弟可谓是这句古话很好的注脚。曾宇路大学学设计专业,作品设计极具科幻元素。曾宇桥在研究机电一体化方面成果显著,他们的研究成果“基于航摄影像的三维信息恢复技术及其在场景重建和距离测量的应用”技术更是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曾氏兄弟一路互勉互励,树立了手足情深合作干事的典范。 新的征途新的起点,更有高路入云端。曾宇桥、曾宇路兄弟二人,牵手前行,探索一条基于AI技术的展览展示之路;科普宣传,科技传播之路。(本期责任编辑:颜菁菁)
相关采访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mFD698ATRYRZyrb7u6ASQ |
两人曾在省、市科协工作,创立成都数字博览科技公司二十余载,致力于数字成像关键技术开发,数字展厅、工业设计,影视三维等领域。曾宇桥对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编程有一定研究,“基于航摄影像的三维信息恢复技术及其在场景重建和距离测量的应用”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曾宇路主要负责工业设计,空间设计等,为北京某航空研究所设计的磁悬浮无人机获得全国竞赛特等奖。



将科技与艺术融通,孕育在四川大学科研成果馆、成都某科研院所的展厅设计中,取得良好效果。两人还一起设计研发承制全国首个能一键生成短视频,记录奉献爱心全过程的“献血太空舱”,行业与公众反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