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四川科普作家丨第172期:在国家最高参政议政平台上为科普发声——中国科普作协理事长周忠和在全国两会期间为科普献计献策
来源:公众号 | 作者: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 发布时间: 2023-03-07 | 822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刊讯(郑洁)3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院士,自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他每年都为全国两会带去了关于科普的提案。他的《关于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建议》《增设科普职称序列,畅通科普工作者职称晋升通道》《为科研工作者参与科普提供更多支持》《应高度重视科普价值,有效助力双减落地》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20年,他关注到我国《科普法》施行近20年,科普领域形势已大不相同。新媒体发展,使科普工作中的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虚假科普内容制作传播者追责缺乏法律依据、科普经费保障不足、科普主体权利义务不明确等问题,周忠和当即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完善科普法治体系,促进新时代科普繁荣》的提案,他的提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终于,在20229月,施行20多年的《科普法》迎来了首次修订,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新时代的科普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今年,在周忠和准备的提案中,有两份提案引起了媒体人的注意,一份是关于 “科影融合;另一份是关于中学地理教育升级改造。

周忠和说:“2020年底,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揭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成立,为影视创作者与科学顾问搭建起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两年多过去了,这个平台运行如何?怎样更好地组织科学顾问参与文化传播当中去?我提案想探讨这些内容。

关于中学地理教育升级改造,周忠和建议,首先基于中国是全球地貌和气候最多样、复杂的国家,有必要将地球和宇宙领域的重要科学思想与研究成果纳入中学地球科学课程,使之体现时代特点、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国家战略。

其次,对现有地理教材进行升级改造。组织地球科学领域的院士专家、师范院校地理学科课程专家、中学地理学科教研员和优秀教师,深入分析地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修订地球科学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指导课程建设,编著一批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适合全国使用要求的地球科学教材。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能力。对已有师资加强继续教育和职后培训,修订师范生培养方案,增加地质、地球物理、大气、海洋、环境等地球科学的内容。还要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改造现有地理教室和实验室,配备相关教学实验设备和可视化数字资源,组织开展野外考察和研学旅行,使学生掌握现代地球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生存技能。

周忠和在谈及未来5年的履职计划,他表示,除了科技创新方面的提案外,还将持续关注科普事业,推动大科普格局建设。(本期责任编辑:颜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