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四川科普作家丨第197期:吴岩教授将出席 2023“世幻”大会主题沙龙“人类想象力与青年科普科幻创作报告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来源:公众号 | 作者: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 发布时间: 2023-10-17 | 708 次浏览 | 分享到:

                吴岩教授

本刊讯 (郑洁)由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牵头主办的人类想象力与青年科普科幻创作报告会将于1021上午930在成都科学馆木星厅举行。此次报告会特邀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下属科学与人类想象力中心主任、著名科幻作家吴岩带您共赴想象力与科幻之旅。他的演讲将以想象装置理论与科幻为主题,期待通过想象装置的介绍,展现科幻文学的特征和未来科幻作家培养的可能路径。

吴岩是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作协科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创会会长。他1979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著有《心灵探险》《生死第六天》《中国轨道号》等长篇小说、《云身》等科幻戏剧和《科幻文学论纲》《中国科幻文学沉思录》《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等学术著作。吴岩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星云奖、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之科幻教育家称号等。他主编过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科幻新概念理论”“西方科幻文论经典”“世界著名科学家科幻小说”“新空间科幻电影地平线未来“南科人文学术系列”等学术系列和《中国科学文艺名家精品书系》《科学家带你读科幻》《大国少年:航天科幻小说系列》《少年科幻小说大奖书系》《拟人算法:2019中国科幻年选》等作品系列,以及《最终幻想》等视频系列。


深耕科幻文学理论研究

中国人的现代科幻创新之旅,迄今只有100多年历史。虽然这个文类不受文学界重视,但确实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创作类型。在中国科幻文学理论发展的道路上吴岩坚持不懈,不断深耕且有不少收获。他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教育科学规划和国家出版总署重点图书等科研项目。由他撰写的《科幻文学论纲》,是国内开创先河的科幻文学研究著作。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从权力角度解读了科幻。针对科幻作家群体各自的特点,提出了作家簇的概念,并将科幻文学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还清楚解析了什么是科幻”“科幻的文学品性等重要问题。在《20世纪中国科幻文学史》中,他把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组织起来去共同完成编史学大业。在科幻史探寻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中国科幻文学由科普、科幻现实主义和科幻未来主义三个流派交织演化而来。而在这三个流派中,科幻未来主义是最大、最有影响力、但也为人认知最少的一个部分。他撰写的《中国科幻未来主义:时代表现、类型和特征》2022年发表之后,立刻被多家刊物转载。在这篇文章中,吴岩将中国本土出现的科幻未来主义分成蓝图未来主义、运演未来主义、体验未来主义和混合未来主义四个亚类型。这一工作对中国特色科幻小说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实现科幻教育的大中小学全覆盖

上世纪90年代,吴岩在国内高校首创中文教学的科幻课程,此后又首创科幻文学硕士和博士研究方向。近年来,他组织团队编写了《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培养教程》力争让科幻教育下放到中小学。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尝让教材试点进入学校。近期,苏州双塔、成都郫都和深圳市的一些区域已经有人来商谈共同创办“人类想象力在地实验室”的项目,他期待这种终端项目能尽早把高校的想象力与科幻研究成果转化成社会服务。前些年,吴岩利用业余时间和讲课的方便培养了一大批青年科幻作家,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作品已在全国获奖,并被改编成影视和其他媒体形式。北京作家群的青年作家常常把吴岩当成他们的创作导师。吴岩还跟董仁威、姚海军共同创办了中国科幻小说星云奖;跟刘慈欣、王晋康和郭帆倡议在北京首钢创办了中国科幻星球奖。他更是钓鱼城科幻学院的首席专家。

            吴岩和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员里昂诺夫共同主持科幻大会


科幻创作重整行装再创佳绩

很难定位吴岩的成就到底在学术、教育还是文学创作。他从小热爱科幻,师从科幻大师郑文光和叶永烈。早年的创作过程中,余俊雄、郭以实等都给他许多无私的帮助。《心灵探险》《生死第六天》《中国轨道号》等长篇小说跟《打印一个新地球》等短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极具想象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扼腕叹息。特别是《中国轨道号》,这是他搁笔多年重拾旧梦的一次新的尝试。书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广大科幻迷和业内人士的追捧。《中国轨道号》是一本怀旧的现实主义科幻,但书中充满理想主义,书名的寓意是中国人永远会在自己的轨道上飞行。吴岩尝试在科幻小说中采用回忆录题材,而他从儿童的视角来看成人的世界给作品许多有价值的探寻角度。本书通过孩子们的眼睛,目睹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走过的艰辛历程,用血和泪的故事,给新一代传递了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吴岩曾说《中国轨道号》让他重温了走上科幻道路的初心,重建了对未知的好奇、向往和探索情怀。他还认为,在当前倡导学习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中国轨道号》给孩子们提供了鲜活的科学家精神的营养。

2013年,吴岩主编的英文版《科幻研究》(中国专号)发表了刘慈欣、韩松等中国作家学者的文章,世界第一次看到中国科幻工作者的整体亮相。2020年,由于对科幻领域的杰出贡献和在国际交流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吴岩被美国科幻研究协会授予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这是该协会第一次把这个奖项颁发给中国学者。

中国科幻正在被世界所熟知。继《三体》《流浪地球》之后,人们期待新科幻出东方的口号能变成现实。科幻作家韩松指出,吴岩希望自己像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般,把科幻的火种传递给每一个人。吴岩说,他参加过好几届世界科幻大会,但这一次将意义非凡。中国作家将会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对未来的想象,让自己的故事插上科学的翅膀,翱翔在神秘而充满挑战性的未来天空。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会场(孙泽钰摄)

      科幻大会会场(孙泽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