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四川科普作家丨第159期:王文华·全身心记录钱学森家国情怀
来源:公众号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2-11-07 | 595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刊讯(颜菁菁 孙泽钰,实习生:江天)今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在轨飞行183天后,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不仅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也把中国航天人的新突破,写进了浩瀚的太空。在中国航天梦的实现过程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贡献居功至伟,名垂千古。我会理事王文华,一直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怀揣着崇拜之心记录着钱学森的故事。今年是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换届年,为了展示王文华多年学习研究传播钱学森先生事迹的成果,近期协会派出专访组,对王文华进行了专访。

      1977年,王文华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包头二0二技校毕业,被分配到祖国大西南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特大型三线军工企业814厂工作。1979年初,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王文华顺利考取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从1979年2月至1982年7月,王文华带薪全脱产刻苦攻读了三年半,不仅修满电子工程专业全部学分,还超额完成英语课程的选修学分,于1982年7月毕业。被组织分配到814厂总部机关计划生产处,开始从事生产组织调度,后来从事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直至退休。每当说到求学经历,王文华总会动情地说,这要感恩党和国家给予他的学习机会。

      除了每天埋头学习和工作,王文华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1977年9月16日王文华翻看《光明日报》,被一幅毛泽东、钱学森和李四光两位科学家围坐在一张圆桌的大幅油画深深吸引,他便用心把这张报纸收藏起来。这次收藏成为他研究学习钱学森的第一份图片资料。至今还一直贴在他的大日记本里。

      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钱学森的学术思维异常活跃,相继发表了《现代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关于思维科学》等一篇篇充满思想智慧的文章。王文华很是入迷,几乎每篇必读,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也就是在那时,钱学森的世界观、人生观、科学观、价值观,以及他研究科学技术的方法论等思想精华,不断影响王文华。钱学森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成了他的精神导师。


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这次的受奖人只有钱学森一人(也是至今唯一获得这一最高荣誉的科学家)。看见消息的王文华,心中激动万分,他迫切的想要更多了解钱学森,内心也坚定了,要为钱学森写传记的想法。

回到家中,王文华翻看自己多年用心收集到的所有关于钱学森的资料,一次次地从资料中挖掘创作素材和线索。每当资料不足时,王文华就根据线索向有关单位和学者求助,利用自己全部的业余时间进图书馆和书店,搜集一切有关钱学森生平事迹与学术思想的文献资料。
时间一天天过去,资料一份份积累, 1996年6月,王文华开始编写《钱学森著述与年表》,并于1997年3月基本完成了初稿,正式誊写出稿纸500多页,20万字。当月,王文华将这份初稿寄给建设部城市建设学会秘书长鲍世行研究员,并通过鲍世行传给钱学森的堂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学敏和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审阅。
2001年在建党80周年前夕,王文华潜心研究钱学森编写的第一部专著《钱学森实录》得到四川省委宣传部的重视,作为建党80周年重点献礼图书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就这样40多年来,先后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文汇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科普时报》香港《文汇报》《传记文学》《神剑》《中国标准化》《航天工业管理》《航天器环境工程》《核标准计量与质量》《中外书摘》《读者》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媒体,发表(或转载)过王文华创作的介绍钱学森的不同载体文章,赢得广大读者的好评。
    王文华从事核科技工作整整40年,是国防科技战线千万默默奉献者中的一位,他把自己的青春融进了国防科技事业,也融进了祖国的科普事业。他用全身心记录钱学森家国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高尚情怀。(本期责任编辑:郑洁)
相关采访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_G-u6RAKeSN6cq_9BZ_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