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颜菁菁)足迹遍布全国冰山分布区,探寻过“地球四极”的科学家,退休后提笔书写自己的“科普人生”,他就是我会荣誉理事、原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原四川省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山地所)研究员——张文敬。为了展示张文敬荣誉理事在科学考察、科学探险、科学研究和科普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我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前,协会派出采访小组对他进行了专访。
说起自己的科普创作经历,张文敬坦言,自己因为热爱阅读,所以一直对文学创作有强烈的爱好。80年代初,自己正在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有一天突然接到自己的老师——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所长、冰川学开拓者“冰川之父”施雅风院士,耳提面命的一个特殊工作任务,让张文敬带领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殷虹导演一行人,参与科教片《中国冰川》的全程创作拍摄。
在七八个月的时间里,张文敬和摄制组的同志们、以及其他冰川科学工作者,在海拔五、六千米的珠穆朗玛峰冰川上建立营地,住高山帐篷、喝冰棱雪水、吃夹生烂糊面。他们一同克服了高山缺氧以及强烈紫外线灼烤造成的身体极限,走遍青藏高原的所有极高峰,通过实地拍摄,全面系统的了介绍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的形成、运动、地貌、景观,以及对人类和生物圈的作用。29分钟的科教片《中国冰川》凝结了张文敬和很多冰川学家,以及拍摄组的全部心血。该片获得1982年南斯拉夫“第十二届贝尔格莱德国际科教电影节最高国家荣誉奖”。
这次特殊的工作经历,张文敬因为参与了全部拍摄地点的确定、拍摄分镜头文字的创作,再到后期解说词的撰写,所以极大的激发了他对科普创作的爱好、热情和能力。张文敬说,退休之前,收集科学数据和资料是为了更好的做科学研究;退休之后,不想让自己几十年的科研成果和心血束之高阁。创作的热情和冲动,势不可挡,激发他不断进行科普文学写作、科普讲座。张文敬作为一名科学家,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一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退休之后,创作并且正式出版发表近700万字的文学作品和科普文章,包括20多部科普专著、几百篇科普随笔散文。
2018年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张文敬作为第一完成人撰写的《科学家带你去探险》系列丛书,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由于目前该项目在科普领域没有设立一等奖,张文敬所获奖项就是国家在该领域中的最高奖项。
张文敬的科普作品还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三等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图书金奖、银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图书奖,国土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奖。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还专门设立了以张文敬命名的“张文敬优秀科学探险原创科普图书奖”。
相关采访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V43FuN8Zc6zst6AtzDg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