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普作协诞生于1979年阳光明媚的春天,科学的春天。1979年4月,春天,我开始了人生的春天。
这一年,我从市属的成都工程机械调到成都大学,我这个在工厂受气的工程师到了成都大学机械系,意气风发地开始了“教学生涯”,也走上科普之路。
几十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有人开玩笑说,王孝达教授、编审的名气,没有科普科幻作家王晓达的名气大。上网搜索,王孝达只有20多条, 属专业论文、教材,而我的笔名王晓达有200条。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做“物联网”专题节目,从网上找到了我三十多年前发表的科幻小说,认为我在小说中关于信息波的“幻想”就是“预见”了今天的物联网,邀请我作为嘉宾,为物联网节目添加了一番“神游地中海”的掌声。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科普和教学并不矛盾,其内涵是相通的,甚至是相辅相成。我是深有感受的。我的作品的内容和构思,与我的教学科研息息相关,很多资料和依据来自成大图书馆和学报。我的获奖科学小品《黑姑娘咏叹调》《石墨唏幻想曲》写的就是碳纤维、新材料石墨烯,科幻小说《波》中的信息波和《冰下的梦》中主人公的钛合金头盖骨都源自现代金属材料和现代检测技术的“幻想”。例子不胜枚举,而我的科幻处女作是在工厂技校的第一个暑假为我的不想读书学习的技校学生写的,想通过科幻小说展示科技改变世界改变社会的神奇作用,进行“劝学”。因此,我的科幻创作因为“科幻构思”着重科技的发展变化,被当时国内外科幻评论界称为中国硬派科幻作家的代表人物。当年写科幻的不多,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第一篇作品就“一鸣惊人”,报刊转载,改编成连环画、评书,当年即出单行本,还被译成英、德、日文推向海外。科幻的影响力真出乎意料。我在任成都大学自然科学报编辑室主任期间,还兼任市科协《新时代科普画廊》主编。这科普画廊遍布市区县,曾是市府“督办”事项,一度成为“成都名片”。在我的作品中,教学科研和科普就是结合起来的,相辅相成的。我因教学而搜集的资料,如金属的硬度和抗冲击性,金属的低温脆性,不仅使讲课生动,也在创作中成为很好的“科学依据”,也成为很好的“科普报告”。总之,在我的工作和“业绩”中教学科研和科普科学文艺已经纠结交融成了一体,尽管一直有人说我是不务正业,我还是乐此不疲,认为这并非坏事,对工作对社会不仅有益无害, 而是相得益彰。我今天还这么认为,教学和科普都为提高素质素养服务。
其实,我的科普之路和教学之路都开始在1978的科学之春,我在工厂技校,申请调往新建的成都大学,也利用技校的暑假写了我的科幻处女作
《波》。1979年4月,《波》发表于《四川文学》;1979年4月,我到成都大学报到。在科学的春天,四十岁的我也开始了人生的春天,开始了教学和科普之路,一直走到今天,我已到了八十岁的门口,似乎还想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