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四川科普作家丨第129期:姜永育·享受寂寞 潜心创作
来源:公众号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2-05-09 | 847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刊讯 (颜菁菁 孙泽钰)今年是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换届年。为了展示我会新老科普作家的科普科幻创作成果,协会派出专访组。专访组近期专访了我会常务理事姜永育。

“转眼间已到5月,回想起14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我的心绪总是被牵动!”作为当时《中国气象报》驻川记者的姜永育,更是将这一天烙进了自己生命的印记之中。此后,他全身心投入以防灾避险为主题的科普图书创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出版各类图书120余部,所写的科普图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姜永育从湛江气象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雅安地区气象局工作,后调入四川省气象局工作。1994年,作为气象观测员的他,每天观测大气,他细心地发现雅安周公山戴云帽就会下雨的规律,于是创作一篇题为《周公山戴云帽可示晴雨》发表在《中国气象报》,引发广泛关注,从此确立了他的创作方向。
姜永育先后在《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华西都市报》及四川广播电台等开办“气象之谜”专栏。《蒙顶山古井呼风唤雨》《采访雷灾村》等揭秘气象神奇现象的文章,吸引全国20多家媒体的关注采访。
近两年,姜永育创作了15本以防灾避险、科普探险为主题的科普科幻图书,分别由中国少儿出版社、河北少儿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他还在《我们爱科学》《少年百科知识报》等发表科普科幻短文100多篇。姜永育还告诉专访小组,今年他将有30本科普科幻图书出版。


在创作科普图书之余,他还积极致力于其他方式的科技传播活动。他进学校、进社区、进书店讲解科普科幻知识,为图书馆捐赠一批批图书,建立了科普书籍专柜。他还准备向山村农家捐赠图书,每年建立一间乡村学校图书室。

姜永育告诉专访小组,14年前参与汶川救援和采访,自己受到强烈震撼。从那时起他的内心世界发生质的改变,变得淡定从容,开始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新的人生。也让他坚定地为写出优秀科普作品执着地坚守寂寞 “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期盼他有更多优秀作品问世。(本期责任编辑:郑洁)



 永育     个人小传 

 姜永育,四川省雅安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少儿科普科幻作家,曾获“21世纪前十年四川省优秀科普作家”称号,系四川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评审专家,中国科协气象科学传播专家。主要从事悬疑推理、少儿科幻、少儿侦探、地理探秘探险、防灾避险等题材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科普科幻作品100多部(2022年底将达120本),在《我们爱科学》等20多家青少年杂志开办专栏,发表科普文章2500余篇。
1989年初中毕业,考入广东湛江气象学校,1993年毕业分配至雅安地区气象局工作,2003年上挂四川省气象局,2004年正式调入。先后从事气象业务、气象行政、气象新闻和气象科普管理等工作。青年时期主要从事文学写作,1994年发表处女作豆腐干《父与子》,之后在《清明》《短篇小说》《小说林》《三月风》《四川文学》《四川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五十余万字。2003年成为中国气象报驻川记者后,主要以新闻写作为主,同时兼顾气象科普创作,先后在《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华西都市报》及四川广播电台等开办“气象之谜”专栏。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作为气象记者,第一时间奔赴汶川、理县等前线救援和采访,在感受了惨烈的灾难现场后,开始写作地震、洪涝等科普书,旨在提高青少年的防灾避险意识。2010年出版第一本科普书《自然灾害与农业避险》,入选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农家书屋”,发行达10多万册。

2012年开始涉足少儿科幻领域,是新时代第一批举起“科普型科幻”旗帜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用科幻小说的形式,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为目的,写了大量科普型科幻小说,受到读者热烈欢迎。比如《地球密码·自然灾难大历险》(一套4本),多次入选全国中小学生图书馆配书,发行达40多万册;《秘境大探险》第一季和第二季(共10本),发行数达30多万册,音频在懒人听书上线后,不到半年播放人次便达200多万。此外,还在《少年百科知识报》《我们爱科学》《今日中学生》《少儿科技》等连载科幻小说,特别是《少年百科知识报》的连载已达10年以上。

姜永育的其他书也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墙上美人脸》《神秘的哭声》多次进入当当、京东畅销榜,《虎嘟嘟魔幻大历险》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科普图书,《青少年灾难自救丛书》获世界华人科普图书银奖,《大战超能机器人》获首届少儿星云科幻奖,《历险神秘岛》获世界华人科普图书佳作奖和少儿星云科幻优秀奖,《死亡谷谜踪》获少儿星云科幻原创图书奖。

相关专访详情及视频请点击:

https://mp.weixin.qq.com/s/vHn8XwNZzlHBp76kHTPlJg